近些年来,关于父亲育儿角色和育儿功能的研究逐渐成为西方学者关注的热点。视觉中国 资料
随着现代社会女性教育程度和劳动参与率的提高,“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角色分工已逐渐被打破。一方面,女性在婚后劳动参与率的大幅提高使得妻子对家庭的经济贡献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些研究也陆续发现母亲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子女的学业表现、认知能力发展和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母亲经济地位的提高和传统家庭角色的转变也迫使父亲需要更多地承担起养儿育女的责任,这导致近些年来,关于父亲育儿角色和育儿功能的研究逐渐成为西方学者关注的热点。
与西方国家相同,中国家庭的育儿方式和育儿观念也在经历着类似的转变。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性别平等观念的普及和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那种传统的完全由母亲承担育儿责任的育儿方式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批评。与此同时,社会上要求父亲分担育儿责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013年,湖南卫视热播的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更是将全社会关于父亲育儿的讨论推向了高潮。但这些讨论大多是泛泛而谈,科学严谨的关于父亲育儿投入的实证研究却并不多见。
鉴于这种情况,本文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在2014-2015学年的调查数据描绘了当前中国父亲参与育儿的现状,并探索了父亲育儿投入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2014-2015CEPS数据调查了9449名初三学生,询问了他们父母的基本特征、父母的育儿参与程度以及与父母沟通的情况。我们对其中8312个数据完整的个案(城镇户口占47.1%,父亲平均教育年限10.6年,母亲平均教育年限10.0年)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以下主要的研究结论:
父亲育儿投入水平显著低于母亲
研究发现,在当代中国家庭,父亲参与育儿比较普遍,但参与水平依然明显低于母亲。具体而言,从育儿活动的参与情况来看,样本中有49.6%的父亲平时会照顾子女的日常生活起居,29.8%的父亲会辅导子女做功课和学习,33.3%的父亲会陪同子女娱乐玩耍。相比之下,母亲平时参与这三项育儿活动的百分比则分别为78.9%、40.6%和42.9%。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母亲的育儿投入都明显高于父亲。
其次,从父母与子女沟通交流的情况来看,子女表示平时经常与父亲讨论学校发生的事情、与同学的关系、与老师的关系以及自身的心事和烦恼的百分比都明显低于母亲,而表示从来不与父亲讨论上述问题的百分比则都明显高于母亲,所以母亲平时与子女的沟通与交流也比父亲更多。
最后,从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来看,受访者认为与父亲不亲近、一般和很亲近的百分比分别为4.0%、40.6%和55.4%。相比之下,表示与母亲的关系不亲近、一般和很亲近的百分比则分别为2.0%、24.7%和73.3%。所以子女与母亲的关系也更加亲密。
综合上述三个方面,我们认为,在当代中国家庭,虽然父亲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育儿活动之中,但他们育儿投入的水平依然明显低于母亲。这一结果既可能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角色分工有关,也可能与祖辈参与照顾孙辈的家庭传统和因人口流动导致的两地分居的居住模式有密切的关联。
父亲育儿投入的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父亲育儿投入的水平受子女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子女、户口性质、居住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祖辈是否参与育儿和家庭居住格局的多重影响。
首先,
子女的性别和年龄对父亲的育儿投入有显著影响。
当子女是男孩时,父亲在所有三个方面的育儿投入水平都会显著增加;此外,当子女年龄较小时,父亲与子女沟通交流的频率也会显著增加,这些发现都与国外的相关研究完全一致。
其次,
子女的户口和居住地也对父亲育儿投入有显著影响。
当子女是外地户口(即流动儿童)时,父亲参与育儿活动的种类会增加,但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和与子女的关系都会受到负面影响。子女是非农户口对父亲参与育儿活动没有显著影响,但会显著降低其与子女情感交流的频率和与子女关系的亲密程度。最后,如果子女居住在城镇,父亲参与育儿活动的种类会增加,但与子女关系的亲密程度会下降。
综合上述结果可以发现,处于流动之中和居住在城市的子女得到父亲日常照料的可能性较高,但与父亲的沟通和感情却较弱。这可能是因为流动和城市生活经历增加了父亲在日常事务上的育儿投入,但因为工作繁忙等其他原因,他们也或多或少忽视了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导致了与子女关系的疏离。不过,流动经历和居住在城市对父亲育儿投入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第三,
父母的教育、职业和家庭经济状况也对父亲的育儿投入水平具有显著影响。